本文作者:admin

人类为何需要婚姻?婚姻制度是否终将消亡?

admin 2024-09-16 12:38:03 46
人类为何需要婚姻?婚姻制度是否终将消亡?摘要: ...

从生物学上看,两性关系是长久进化的结果。从求偶、择偶到婚姻、生育,人类所有婚恋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内在的博弈逻辑。人是否该被视为高级动物?关于人类的那些“本能”,其实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何从生物学角度看待爱情、婚姻与繁衍?澎湃问吧邀请生物学博士、科普读物作者史钧,一起从基因角度聊爱情。

点击图片即可提问

人与自然选择

@005419:人是高级动物吗?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什么人?

史钧:我是认可人类是高级动物的。但有些生物学家不赞成将生物分出高下,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都是基因的传递工具而已。这个话题非常复杂。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相信人类是高级动物并不违法。

其他动物也有意识,只要养过宠物都知道。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就是一种灵长类动物,智人种。

@世雪:为什么人类要不断进化,像树懒、考拉、鸭嘴兽、海蜘蛛这些动物却可以“放弃进化”?

史钧:进化与动物的意愿无关,就像树叶在水面漂流,是自然力量推动的结果,而不是树叶本身所能决定的。只要存在有性生殖,就存在进化。

广义的进化就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树懒和鸭嘴兽之类的动物,并没有所谓的放弃进化。有些基因变化可以对表型产生影响,出现可以观察的结果,有些不会,只是内在的变化。几千年前的树懒已经和现在的树懒基因序列不同,但表型仍然差不多,这就会让人产生它们放弃进化的误会。其实它们仍然在进化,不过由于受到环境的制约,凡是出现较大变化的,都可能被淘汰了。比如一只不那么懒的树懒,可能消耗的能量太多,因此竞争不过真正的树懒。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而每种原因都值得认真研究。不过生物学家由于精力有限,很难处处研究到位罢了。

@宇宇宇y:人类对于后辈子女的保护的本能,是否能解释为基因自私的自我保护?

史钧:这是自私的基因观的经典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无法保护后代,基因当然就有可能失传。并不是说基因在有意识地做这件事情,但基因算法会驱动父母去保护后代。这种现象在其他动物那里表现得尤其明显。假设有一种动物的父母,在后代出生后从不加以保护,甚至直接将后代吃掉,那么它们的基因也无法流传下去,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性状。这就是自然选择。

@Puzz康:男性更理智,女性更感性?请问老师,这是刻板印象还是真实存在的情况?

史钧:这是一种社会学观点,而非生物学观点。在生物学领域,很难给理智或者感性下个定义。

生物学中更强调动物行为差异。而男性和女性之间无疑存在明显的行为差异,这种差异后来被社会科学描绘为理智和感性的差异。这是术语体系不同的结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男女之间的行为差异。比如男性遇到危险时更加冷静,女性则不然,等等。

爱情、婚姻与繁衍

@齐天大圣QTDS:史老师您好,为什么动物只交配,而人类却要结婚?

史钧:许多动物都会采用一夫一妻制,共同将后代抚养长大。就连草原上的田鼠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其中一方死亡后,另一方甚至会终生不再寻求其他配偶。从这种意义上说,动物也有婚姻,只不过它们没有人类的这些文化环节罢了,没有结婚仪式,也没有结婚证书。但它们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障后代更好地存活下去。人类结婚也是同样的原因。

@一家四人行: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爱情是建立在繁衍种族需求上的产物”是否正确?独立思考能力越强的人,受到的影响是否会小一些?

史钧:爱情不是为了种族繁衍,而是为了传递自身的基因,但客观上起到了种族繁衍的效果。独立思考能力与繁殖能力关系不大。有许多大科学家也都很花心。但文化的力量无疑会影响人类对生殖的兴趣,毕竟注意力是可以分散的。

@我丢嘞: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人类确立婚姻制度是漫长的,您觉得婚姻制度的消亡速度会与确立的速度相同,还是会显著加快,或者是始终伴随人类不会消亡?

史钧:婚姻制度的消亡肯定不会和建立是一样的速度,那样太过巧合,而且没有道理。我猜随着科技的发展,婚姻制度可能会不断消失。比如当工厂化生育技术成熟的时候,人们因为生育而结婚的欲望就将大为降低,而此类消弱婚姻兴趣的技术未来还会有很多。当人们在婚姻之外就能体验到婚姻的所有乐趣,那就到了婚姻彻底消失的时候了。

当然,这只是猜测,当下还是要经营好各自的婚姻才是正事。

作者:史钧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