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知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今年95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山石在耄耋之年开办了两届高研班,带着油画创作团队开始了集体研究与跋涉。4月10日,地处宁波的华茂美术馆完成升级改造后焕新开放,以“跋涉与追索——华茂教育典藏中国美院两届全山石油画创研班作品展”作为开馆首展,呈现了两届全山石油画创研班的成果。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
2014年,80多岁的全山石受中国美术学院委托,在耄耋之年开办了创研班。该创研班采取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国内教学与国外教学互动、集中授课与分段实践相穿插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既有个体授课,又有集体指导,既有“沉浸式”艺术考察,又有现场临摹与实地写生。创研班邀请了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基辅美院教授顾依达和中国美院胡振宇教授担任基础课程指导,还特邀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靳尚谊、詹建俊、钟涵、邵大箴等教授,一起构成强有力的教学指导小组,示范讲习。

全山石在俄罗斯博物馆为高研班学员们授课
2021年,第二届创研班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段实践相穿插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让每位学员都完成了一幅或多幅的大型主题性创作。
十年间,从俄罗斯广袤的田野到欧洲博物馆的艺术殿堂,从课堂写生到大型主题创作,华茂美术馆的收藏始终与学员的成长轨迹紧密交织。此次展览中,26位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体探索,更折射出一家民营美术馆对艺术教育的长期坚守——以收藏为纽带,让美育的星火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九十多岁的全山石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布展。“两届创研班,其实我们并未规定主题创作,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体会选择创作题材。”全山石在开幕式上说。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以三个展厅的空间构建层次分明的叙事脉络,展出了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创研班两届共26位学员的创作。作品题材既凝视重大历史事件,也关注社会变迁,艺术家们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捕捉时代脉搏,在色彩、光影与构图中融合传统技法与当代语汇,为主题性油画注入新的可能性。封治国《孤山证印》呈现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与聚焦,将其学术兴趣融入日常的艺术创作中;邬大勇《民国客厅》,绘写张爱玲徐志摩等文人,意境清冷孤寂;此外,何永兴《大地复苏》、顾天龙《洗煤工人的家园》、吕鹏《千锤百炼》等画作均让人印象深刻。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以“主题创作与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振宇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参展作者代表以及华茂美术馆相关人员等将共同探讨艺术教育主题性绘画创作的重要议题。
据悉,华茂美术馆位于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内,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设计,占地4.14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藏作品涵盖中国书画、欧洲油画、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等多个艺术体系。

华茂美术馆
此次展览由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宁波市鄞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徐万茂美堉基金会、华茂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集中呈现中国美术学院两届全山石油画创研班26位学员的主题性油画作品,展期将持续至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