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场面》:加长版的小品,喜剧人的任性
王天放、马旭东、滕哲、吕严……一看到这些熟面孔的喜剧人,观众恐怕都会恍然:我到底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看小品?事实也证明,《大场面》一点也不“大”,就是个加长版的小品。
《大场面》海报
这些年来,年轻的喜剧人在崭露头角后,纷纷向电视、电影圈发展,也催生了《大场面》这类“特型电影”。他们当然应该感谢舞台和粉丝带来的宝贵机会,但出了名是不是就非要“跨圈”?这也许是个当下文艺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就拿《大场面》来说,剧情简单、单薄到了不值一提的地步,可就这么一个充其量15分钟就可以解决的小品,非要“注水”到惊人的101分钟。如果说影片的前半段还能靠比较密集的“梗”和喜剧人比较自然的表演强撑,那么到了后半段,就只剩下无休无止的煽情和“升华”。
有意思的是,这恰恰应该是喜剧人最反对的创作手法。他们之所以能在舞台上获得鲜花和掌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试图解构崇高,用接地气的语言和表演为时下的年轻人代言。
就好像不久前在网络上着实火了一阵的《小品的世界》,越是和宏大价值观保持距离,越是能得到观众的认同。可到了电影里,喜剧人却开始“自我打脸”,尤其在影片的后半段,就差把“好人就该有好报”之类的大道理直接打到大银幕上,很有讽刺意味。
《大场面》剧照
不过,这或许并不能归咎于喜剧人的“自我背叛”,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遭遇了创作上的瓶颈。回过头来看,之前的综艺节目《喜人奇妙夜》中,《葫芦兄弟》《外星人的婚礼》《大侠别动手》《八十一难》等节目和本片陷入了相同的困境——在包袱抖完了之后,创作者都有意无意在结尾展示出一种理想化,甚至是乌托邦化的图景。
这一点,新生代的喜剧人还远比不上他们“致敬”的前辈。如果说老一代的喜剧小品演员都会从现实生活取材,那么现在的年轻人更依赖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大场面》对名演员、对富二代的嘲讽,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对各种阶层间冲突的展现,都带着浓厚的刻板印象,缺少的是“生活味”,弥漫的是生搬硬套。
这也是老问题了。比如年轻的喜剧人历来对“打工人”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人奇妙夜》里就有《熬人奇妙夜》《年终大奖》《工作的她》等。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巧妙躲过了深层问题的冲突情节,比如“打工人”的境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不同阶层间的差异真能靠情感来弥合吗?和《大场面》一样,这些小品也都是用很多“正确的道理”来收尾。与其说这是喜剧人在创作能力上的欠缺,倒不如说,他们确实离真实的生活太远了,脑袋里装满的都是如何上热搜、抓热点的“小聪明”。
《大场面》剧照
而这个问题在大银幕上,其实也被无限放大了。这些年的院线电影中,凡是主打低成本、单一场景的作品,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不尽如人意。这绝非偶然,因为场景越是简单,对叙事的要求越是严苛,光靠几个所谓反转和笑点,是不可能让观众忍受一两个小时的无聊的。
就拿《大场面》来说,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设的极度脸谱化。导演、明星、制片就差把“坏”写在脸上,而剧组里的打工人个个都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好姐妹,这就是典型的小品思维。也正因为人物没有任何深度可言,影片的唯一悬念就只剩下主人公怎么获救,但这个悬念又根本不值得期待——谁都知道他最后一定会得救啊。
既然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就该是人物的情感抉择、性格冲突。单说本片,至少大明星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能不能再复杂、深刻些?别一说到大明星,就一定是伪善、自私,性格也可以多面一些吧。同样,主人公还真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善良到无脑的老好人,拜托,替别人踩雷可是性命交关的事啊,他可以讲义气,但不该被塑造成一个愣头青。总之,小品的痕迹太重,更让本片显得不伦不类,既没有了综艺节目的轻松,也没有了电影作品的深度。
《大场面》剧照
如此看来,《大场面》和很多国产电影一样,把场景设置在一个虚构的东南亚国家或许也不是偶然。不管多离谱的剧情、多荒唐的设定,只要出现在一个超现实的世界里,好像就都可以被原谅了。抱着这种想法,也就难怪电影越到后半段越离谱。可具有讽刺的意味是,创作者又非要把电影和现实中的打工人联系到一起,如此强行“缝合”,割裂感是可想而知的。
说到底,如果喜剧人真的急迫地想要通过跨界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创作能力,就应该真正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真正走向外面的世界、现实的生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肖央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以至于很多人都淡忘了“筷子兄弟”搞笑的一面。
还要追问一句,一个有人气的小品演员,一定能成为合格的电影演员吗?诚然,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这至少应该得到市场的锤炼和时间的检验。但当下的现实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一个小品演员出名了,就能顺理成章地出没于各类电视、电影作品。当公众嘲笑一些“小鲜肉”“小花旦”的拙劣演技时,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这些“有名就任性”的小品演员?